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1章 十三将士归玉门(第2页)

“沙漠?又是沙漠?”

李二忍不住的抬起眸子,十分惊讶。

秦始皇也是眯着眼,仔细的看着投影,这投影的内容,首先排除他大秦!

高阳的声音响起。

【盘万朝十大悲情人物,第二名,其二!】

【大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

瞬间,之前还在评论区有些震撼大唐军魂的汉武帝坐直了身体。

“这耿恭是我大汉的人?”

汉武帝指着投影上,不敢置信的出声道。

“但这十三将士归玉门是什么意思?”

汉武帝忍不住的质问道。

身旁,卫青以及霍去病也全都紧紧的盯着投影。

这眼下,竟然是他们大汉的人上榜,而且十三将士,是只剩下十三个将士回到玉门关么?

他们心中也是万分的好奇。

莫名的,草原上之前看吐蕃和大唐之间热闹的单于首领这一刻有点不太好的预感,就像是即将要发生什么一样,让他心中十分的不舒服。

“公元775年正月,那是汉帝国刚刚恢复秩序不久的永平十八年,耿恭在西域已经打了一年的仗,此时匈奴人略微消停,于是汉军出于粮草的巨大消耗,选择了后撤。”

“而耿恭和所率的百余人精锐部队堵住了当时的交通要道,作为以防匈奴反扑的手段!”

“没过多久,匈奴大军果然来袭,北匈奴右谷蠡王两万骑兵围攻汉西域驻军,耿恭命将士在箭上淬毒,在当时他们只有几百的守军,但这一次,匈奴人吃了毒箭的大亏,军心大乱,故此给了机会!”

“夜晚,耿恭观察匈奴军的状态,趁着匈奴军大意,于是在夜里趁乱出击,组织了一只敢死队杀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他们借此机会突围到了疏勒城!”

“匈奴人紧随其后,率领着大军将疏勒城围的水泄不通。”

“而也就在这,上演了古代军队史上最为悲壮的孤军守城,也成为无数将士心中最值得歌颂的一场战争,意义深远!”

“他对大汉的影响,也难以消弭!”

“甚至对于大汉来说,这才是汉魂真正的体现!”

汉武帝震惊了,他没有想到高阳会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无数将士心中最值得个歌颂的战争……”

“汉魂的真正体现!”

他忍不住的喃喃自语道:“十三将士归玉门,这到底是个什么事件啊?!”

李二也是忍不住的出声道:“这十三将士归玉门,看来比之大唐安西白发军也不逞多让啊……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也出声道。

高阳庄重的声音响起。

“如果单论古代军事行动上,最让人震动,以及最让人感动的一场军事行动,那必然是东汉军队跨越千里,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军的这次行动!”

“他也堪称是两千年前的雷霆救兵!”

“而这只孤军在疏勒城的坚守,到底有多惨,也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概括!”

“几百人坚守两万人的进攻足足几个月!”

“到最后,甚至用马粪汁来解渴,饿了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来充饥,就到了这么惨的地步!”

“甚至主将要亲眼目睹自己身怀六甲的妹妹在城下被匈奴人进行一场缓慢而精致的虐杀,副将甚至要被强行摁住,亲眼目睹身怀六甲妻子的死亡!”

“如此,坚守了几个月,才等到了救兵,但却也只有十三人平安回到玉门关!”

“而这一次的事件,史称,十三将士归玉门!”

www。biqizw。com比奇中文

热门小说推荐
电影世界十连抽

电影世界十连抽

黄尚又失恋了,从15岁开始的初恋,到24岁亲眼看到女朋友上了老总的车,每年一次,已经连续失恋十次了,而且每次都是被甩的那个。也许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一款电...

隐婚99天:首席,请矜持

隐婚99天:首席,请矜持

明面上,他是忠心为国的冷情帝少,暗地里,他是叱咤风云的神秘君主。她步步算计,骗光了他的所有第一次,留下所有财产逃之夭夭。谁知第二天,她被人架着刀子上了教堂。他高调宣布要么嫁,要么死。嫁嫁嫁!我嫁还不行吗!重生宠文爽文老书99次离婚厉少,请低调...

吾乃金箍棒

吾乃金箍棒

当孙泽挣开眼意识到他穿越的时候他是淡然的,但当他发现他成了一根棒的时候,他就懵逼了。卧槽,老子堂堂华夏兵王,怎么变成了一根棒,还是最粗最大,可大可小那根。从此以后,孙泽的口头禅变成了这样,呔,吃本座一棒。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棒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用两棒—孙泽。等级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渡劫仙人...

一术镇天

一术镇天

传闻之中,九天之上,通天仙路,无上仙门,一踏而过,便可永生。然而修仙者为求永生,前赴后继,为何又成为苍天眼中的毒瘤?人有法术,仙有仙术,天亦有天术。天术镇压一切,乃万术之祖,世间万法莫不始于天术。苏夜,一个穿越而来差点被当做祭品献祭给九天仙神的卑微生灵,又将怎样踏遍万仙,一破仙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一术镇天还不错...

西游僧活

西游僧活

王母这个蟠桃谁也不许动,那是留给我好女婿唐僧的。观音祎弟,看我今天衣服漂亮吗?八戒师父,那遭瘟的猴子又被妖怪抓走了!陈祎吐掉口中的鸡骨头道做僧是门技术活,不是谁都玩得转滴!…PS新品仙侠爆笑菊作,不看悔断肠!沙漠会客厅欢迎仙友入驻153743889...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