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金明池装生铁吧,我再拿点东西带回去给你家叔叔看看,如果他感兴趣,以后你们王家就是此物在福建路的专卖。”
湟州不缺生铁但缺粮,渭桥镇生铁产量只要想炼,再供应几个王家都够用,那玩意不是钢,不用顾忌碳含量,扔到高炉里烧就是了,反正高炉也不能熄火,没有王家也得保持每天小批量的熔炼。
所以说用生铁换粮食这笔买卖并不亏,至少对自己而言不亏。至于说王家拿到生铁转手可以赚多少倍利润,这和自己毫无关系。
自己还要再助王家一臂之力,让他们多赚一些,这样才可以把这个家族也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那样以后几年湟州就不会缺粮了。几年之后嘛,想不了那么长远,几年之后自己在哪儿都是问题。
“可是实验室里那些家伙用的琉璃盏!”说别的王冠都没这么快反应,一说起赚钱的事儿他脑子转速立刻提升两个等级,与天才无异。
“别做梦了,烧造琉璃的事儿暂时只能由马尾城进行,不过这件东西上确实有琉璃。莲夫人,快带这个无知军汉去见识见识什么叫光明吧,本官还要清点货物,没功夫和他聊这些腌臜物。”亲自带王冠去看汽灯?不可能,都太子太保了必须矜持。
其实洪涛是想赶紧去看看渭桥镇生产的钢板弩成色,王大头虽然保证只要是个合格工程师拿到图纸就必须能一丝不差的做出来,但在亲手试过之前还是不太敢全信。
这小三百辆箱车里装载的基本都是军备,除了一部分胸甲和头盔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三种新武器,火箭、钢板弩还有攻城弩。
这三种武器已经由湟州城的铁工坊做出了一小部分,但由于人手和原料的限制,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太多。真正能体现工业化大生产的还是渭桥镇,那几千名工人不是白雇佣的。
事实证明渭桥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不仅没有退步,还提高了。他们此次提供的二千具钢板弩和湟州城出产的有些不一样,弩臂有粗有细、有薄有厚。这真不是工艺水平问题,而是有了更科学的测量办法。
弹簧钢这种特殊钢材目前还不能人为量产,也就是说炼钢工坊无法控制哪一炉出来的是弹簧钢、哪一炉出来的是普通碳素钢。
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试剂,不能很精确的测定各种原料的含量,只能凭借记录矿石、焦炭、石灰石等物的产地、来源、等级什么的,在大致的范围内依靠经验尽量缩小每炉之间的差距,加大出产弹簧钢的几率。可是事实上吧,大半依旧要靠碰运气。
为此渭桥镇还改进了高炉和平炉的规模,不是造更大的炉具,而是稍微缩小,但多建了好几座。同一批原料送入不同高炉分批次炼制,不计用工成本和原料成本,只要能多出一炉好钢就是胜利。
但是这样一来,每批弹簧钢的性质也就不太一样了,有的性能更优秀、有的性能稍稍减弱。要是全按照王大头给出的图纸制造,就会造成钢板弩之间的性能差异明显。
武家人虽然没有彭大那般执拗,但也不屑于做出这等不符合大匠身份的活儿,但又不能误了湟州的定额,咋办呢?
工匠们找到了一个测量弩臂蓄力值射程的大致办法,然后通过改变弩片薄厚宽窄来调整射程,最终达到基本一致。
别看钢板弩的个头比神臂弓要小一圈,但它的射程在使用木羽箭平射时不输于神臂弓,且穿透能力更强。因为箭头都是钢的,对付此时的铁甲占据硬度优势。
要是使用无羽箭进行短距离射击,在三十米左右连渭桥镇产的表面渗碳板甲都扛不住,一箭就是一个洞。
抛射嘛,洪涛根本没准备这种重量比较轻的箭矢,大面积覆盖射击太浪费了,一场仗打下来就得把箭矢消耗得七七八八,不利于长期作战。但并不是说超远距离就无计可施了,此时就该攻城弩上场了。
攻城弩就是钢板弩的放大加固版,它的弩臂由两层钢板组成,内侧的短一些,用钢箍固定在长臂上,起到加强弹性的作用。
在弩身下方还有个六脚木架子,平时弩身和架子是分开来放到箱车上随军移动的,战时先用长铁钉把架子的四角固定在地面上,然后用三根螺栓和两个卡槽把弩身牢牢固定在架子上,再用带棘轮的上弦器给攻城弩上弦。
整套程序下来只需要两个士卒操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扛起来跑,只要压上重物,同样可以发射,准度稍差而已。
它可以同时把两根比大拇指还粗、近一米五长的巨箭平射到三百米开外并洞穿一切甲胄,还可以抛射箭羽更大更长的箭矢超过五百米。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换上一根带皮兜子的弓弦,用来抛射球状物,比如说小号的霹雳弹和火油罐。距离稍近一些,最大距离也不过二百三十米。
最有意思的是在弩前面还可以加装两张木板,也是用螺栓固定的。这两张木板就是攻城弩的防御设备,它是洪涛从郭留诺夫重机枪上借鉴来的。在攻城时多少可以防御敌方的箭矢攻击,二百多米的距离并不安全。
别看有近三百辆箱车,多一半里面装的都是各种弩箭和小号霹雳弹,但最重也最占地方的并不是它们,而是箱车本身。
其中一百五十辆箱车都是特制的,它的车架、悬挂和辐轮和箱板都加粗、加大、加厚过,更坚固更抗打击。
当然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载货空间缩小、载货重量下降。要想长时间载重行进,必须由两匹马或者骆驼驱动。
这就是洪涛的另一个新武器,战车!
不是远古时期冲锋陷阵的战车,而是能跟随轻骑兵或者步兵一起长途跋涉并在战斗中起一定防御作用的后勤运输车。
在如何对付西夏骑兵部队的问题上,洪涛没有去选择用骑兵克制骑兵,而是选择了车阵。以厢军的基础,用几个月时间把他们训练成可以一战的战兵有可能,训练成骑兵根本不可能。
骑兵不是会骑马就可以,这是个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兵种,除了骑马之外还要熟悉马性、了解骑兵作战优缺点、会饲养战马等等,没个三五年时间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
这些技能洪涛没有,苗魁、蒋二郎、施铜他们会点也有限。溪罗撒倒是习惯骑兵作战,也指挥过中小规模的骑兵对攻,但蕃人的作战风格宋军是没法学的,还是等于没用。
既然短时间内玩不了骑兵,洪涛干脆就不费那个脑子了,咱还是玩步兵吧。这个兵种门槛比较低,最适合自己这种棒槌将军。
自己不善于指挥冷兵器作战是没错,但古人还不太熟悉热兵器和后世的战法呢。相比较起来,双方等于都是新手,自己的劣势无形中就缩小了,优势反而扩大,并不吃亏。
但传统的步兵肯定不成,行进速度太慢,太依靠后勤补给了。遇上西夏军队还得是被吊打的命,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
用箱车和骆驼代步,这有点像后世的机械化步兵。在行进速度上要高于步兵,基本和骑兵相当,但作战方式依旧是步兵为主。
箱车就是古代的装甲车,运兵、运送给养都可以,战时还能当做掩体,用来对付骑兵肯定比传统步兵好用。
简介顾徽作为金针世家传人,无意穿越成了小萝卜头公主,发现自己能看透人心。爹是皇上,娘是心机宠妃,利用超能力,她成为了皇上的小心肝,太子的掌中宝,许多人的...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从此,她身上多了一个‘人妻’的标签。...
云杉,21世纪的女汉子快递员,一场车祸然让她魂穿架空古代,重生成丈夫从军刚死,就被大嫂污蔑勾引大伯愤而撞墙身亡的新寡,一睁眼,与一双胞胎儿女就被逐出家门。拉着两个黑瘦得麻杆似的儿女,看着位于半山腰上与野兽为伴的破屋,看着几亩贫瘠沙地及屋子周围的乱石堆。云杉泪奔这种田模式开启的也太他妈坑爹了!没想到更坑爹的是,...
本书简介种田宠文商战空间双强腹黑,1 无忧很郁闷,因为在地摊上买了一个假货,被一个天大机缘砸中 穿越就穿越!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小萝莉一枚,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摊上几个极品亲戚,每天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鸡飞狗跳,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些窝囊气。 幸好家里的人都是好的。温柔的母亲,儒雅的父亲,聪慧的大哥,英勇的二哥,精明的三哥,坚强的四姐,可爱包子小哥,外加小萝莉女主一枚,顺便附赠一枚药田空间。看一家大小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打造一片盛世田园,创造一个悠然居。 P这是一个乡村姑娘步步蜕变的华丽成长史。 女主身世成谜,坚强勇敢。 男主腹黑美型,绝对强大。 男配个个不简单,女配绝对是炮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