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吃过晚饭,村长家的大儿子从外面走了进来通知,每户要派一人去祠堂开会。
黄氏问:“大侄子,什么事啊?”
村长大儿子说了句关于徭役的事,便离开了,去通知下一家。
由于白天很多村民不在,村长干脆等乡亲们吃过晚饭,来通知开会。
听到徭役,孙山心一紧,放下手中的笔问:“阿爹,这次去干什么?”
孙伯民也不知道,摇了摇头。
黄阳县一年两次服役。分别在春耕前和秋收后。
每次服役的时间有长有短。孙家三兄弟分家不分户,三兄弟轮流去服役。
去年秋役是三叔,今年春役到孙伯民了。
苏氏苦着脸说:“当家,你先到祠堂开会,看看村长说什么?”
既然村长说一户派一人去祠堂,苏氏自然不会去,也没资格去。
孙家的祠堂,只准姓孙的子弟进去,甚至允许姓孙的丫头进,只有外来媳妇没资格。
这条规矩有由来。
一般别的村只准男丁进去,外来媳妇和丫头片子不准进,但孙家的祠堂比较独特。
据说当初整族人逃难至此,元气大伤,很多户只剩下闺女,男丁在路上不是失踪就是死了。
孙家族长开了先河,只要孙家闺女招婿上门,子女姓孙。
闺女就等于儿子,一样能进孙家祠堂,一样能被供奉在祠堂里。
所以孙家祠堂上的牌位,是有招婿的女性。
孙家村每次祭祀,家主会带着儿子和闺女一起进祠堂拜祭先祖。当然出嫁后,是禁止进祠堂的。
孙伯民放下手中的活计,也不点灯笼,就着月光走到邻居家,喊了一声,里面的人出来,一起去祠堂开会。
孙山已经习惯一年两次的徭役。
幸好这里的徭役强度不会很大。
不是造桥修路就是治理河渠。黄阳县没有铁矿煤炭,也没有大河大江,从事的力役不会要人命的那种。
孙山继续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写字。
等练够了,对着姐妹们说:“来,我教你们今天要学的字。”
谷雨四姐妹听弟弟先讲解其中的含义,又看弟弟如何写字。
最后四个姐妹也在石板上写。她们用的不是毛笔,是碳火棍。毛笔和墨还是很贵,而且是快消品,孙家舍不得给她们用。
孙山笑着问:“你们多练几遍,天天练,就会记住的。”
孙山想着,等自己能练的一手字,能熟练地写在纸上,就抄几份出来,给家里的姐妹用。
谷雨头疼地说:“弟弟,我老是记不住,还是不要学了。”
孙山立即反驳:“大姐,我也会记不住的,但天天学,你不想记住也难。”
四个姐妹中,谷雨可能年纪最大,想的事最多,心里杂念也多,学的最差。
小满最有心机学,但不是学得最好。
最好的反而是立夏,教几遍就会写,虽然写的歪歪扭扭,可字全对。
我是渡劫仙尊的一百零八代弟子易风,我现在正在大闹地府。给我点个收藏我把你名字从生死簿上划掉,顺便带你修仙。...
魑魅魍魉,怪异丛生。每一起怪异事件,都是一个拼图。完整的拼图,代表着无敌的力量!老月已经完本法师奥义永恒武道长生种旧日主宰皆是精品,老...
本站已启用了能本书的最新章节需要加入书架后即时阅读。...
唐蜜穿越成为替嫁小娘子,稀里糊涂地嫁进了秦家。家徒四壁一穷二白,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这日子还怎么过?唐蜜撸起衣袖,露出掌心灵泉,带领家人努力种田耕地。从家徒四壁,到良田万倾,他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男人一把将她抱住现在咱们有钱有地有房子,就差生个孩子了!(温馨治愈系的种田宠文,稳定日更,本文首发云起书院,谢...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上,在这些敢喊此非儒臣待遇,被惯坏了的士大夫们身上!朕,功盖三皇五帝,德配尧舜禹汤,诛卿九族,掀了这桌子!都是你们...
穷是一种病,我得了十年的重病,直到那天我爸出现,让我百病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