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着这些无关的车水马龙,我们三人突然停止了谈话。
“有意义吗?兄弟们,我们有意义吗?”这是李茅的声音。“钱有挣完的时候吗?我们在这里探讨着的事情,对这间屋子以外的人,对这马路上的人群,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有意义吗?”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我们之中,如同一声惊雷。
我们都不敢看对方,我们之间都感到某种莫名的羞愧。李茅这一问,是我们都不敢面对的。
“前几天,我父亲来了,他一辈子教书的学校,已经拆了,尽管我和然然捐过款,校舍也已经重修过了,但没有学生没有老师了。好学生都上街了,更好的到市里去读书了,最好的尖子已经到了济南青岛等大城市,我们乡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考上一本了,父亲有一句话,让我流泪了。”
我们没有打断他,静听他哽咽的声音:“我父亲说:也许,我会是我们乡中考出去的,最后一个清华生了。”
长久的沉默,这话捅到了我们心中的痛处。小苏从贫困农村来,我也是,李茅也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进了城市,挣了钱。但是,与我们一样的乡亲孩子们,如今大多在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里混日子。
更多的根本没有信心读高中,为摆脱眼前的贫困,都出去打工,流落四方了。父母没信心,孩子没信心,连老师都没信心了。
我们的经历证明,如果没能有好的教育,贫困是会传承的。在大多数乡甚至县的中学里,好老师都被市或省里的中学调走了,好生源也被大城市吸走,在恶性循环的状况下,教育改变命运这个说法,有时,如同一个笑话。
我们从那片土地来,看到他日渐荒芜和衰败。我们曾与那片土地的孩子是亲人,但我们却从来没想过,如何改变他们的未来。
有意义吗?我们唱着上千元一瓶的酒,仿佛站在世界的潮头。但是,这个世界,究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想起我那可怜的乡中,已经没有我熟悉的意气风发的师生了。我最爱的张老师,已经退休到成都,当了一名普通的老太太。那些曾经带给我们青春希望的年轻老师,也熬不住山区的贫困与孤独。
孩子们呢?有条件的家长,早已到县到市,给孩子安排了更好的教育条件了。最需要改变命运的穷困孩子,他们接受着这种没有竞争力的教育,迟早会汇入打工者的大军,希望没有了,火种没有了。
我当年惊异于县中与乡中的巨大区别,二娃和我,本来是一样起点的人,高考的差异如此之大。现在的差距,恐怕会更大一些吧。
好久,小苏说到:“我大学的时候,也到贵州支过教,我原以为我老家穷,哪知道,贵州那地方,比我老家更穷,穷得让人无法想象。那里的学校,几乎成了儿童寄宿院,学习为辅,管住他们不惹事为主。有的学生,父母外出几年没见过面,有的学生,从小母亲离家,属于单亲。他们住的爷爷奶奶家,那房子,一脚都蹬得垮,他们是最需要改变的,而教育现状,却根本无法改变他们的处境。”
“我们支教也是短时间的,不可能在那里长期工作,我们曾经给孩子们带了些希望,走的时候,又让他们失望。在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他们的最后亮光也暗淡下来,成了麻木的人。”
听到他们的叙述,我更感觉自己的渺小。毕竟,为了这种改变,李茅出过钱,小苏出过力。但我,最早富起来的人,却没有实际行动过。
这不正是班长给我提醒的吗?要做有意义的事。这不正是董先生给我嘱托的吗?要做大丈夫。
这么久以来,我只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什么感情,什么孩子,什么家庭。这不是无病呻吟么?我所拥有的生活,是多少人羡慕的啊。
生活给了我巨大的馈赠,而我却不思回报。我过着少年时期自己不敢想象的生活,我取得了父母辈无法计算的财富。凭什么呢?凭文化和奋斗,我没有二娃有文化,我没有班长辛酸的奋斗历程,我没有王班长拼命的探索,我更没有眼前这两位,同情那片土地、那些亲人的善心。
回想至今为止,除了我自己的亲人,我几乎没有给别人做过好事。汶川的孤儿,也是妍子提议收养的,我只不过是怀着私心看望了一下,点了一套西式快餐!
我吝啬得如同守财奴,还不知足地在钱财上企图增加尽可能多的数字。在眼前两位的面前,我没有说话的资格了。
这是第一次,在他俩面前自卑,因为道德感。
“我想做件事,还没跟然然商量,我要尽我所能,把我的乡中,兴旺起来。”李茅说到:“我还没有好的办法,但已经有了一点思路,我先做做看。给我父亲看,给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看,给我那些贫穷老乡看,给那些孩子们看,给然然看,给我将出生的孩子看,我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不甘心,不甘心那个用最大努力培养我的地方,我成了最后一个清华生。”
李茅说这些话时,语言中有一种悲壮的坚定,他的形象,此时,在我心目中,突然高大起来。理工男不是没有情怀,只是他把情怀凝聚在他的行动中。
此时,这个逻辑性严酷得没人性的直男,突然吟诵出一句诗歌,我们都听懂了,因为他的声音哽咽,因为他的语言是一字一句咬出来的:“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不同得想起了艾青同时代诗人的一句,不自觉地念了出来:“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延安的小米把我养大。”
而小苏,却抹起眼泪来了,他没说话,没哭出声,他只是抹眼泪。好久好久,他才回过神来:“我读书的镇中学,我最爱的数学老师,现在在省城,给人当家教了。我真他妈的不是人。这个老师跟我亦师亦友,当年如果没有他的鼓励,我根本上不了一本,他每天辅导我数学,晚上还给我加餐,是用他自己的钱,他也是单身汉。要没有他,我数学高考不会有130分,要知道,我英语只考了80分,其它科也差,要不是数学,或者说这个老师,我根本没机会跟你们坐在一起。”
他述说的平静中饱含着重量:“这老师在乡中呆不下去了,因为老给学生垫学费,他老婆骂他不会挣钱只会贴钱,他只好辞职,到省城挣钱来了。我知道,他的理想,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更多学生的命运,而今天走的路,是他不愿意的。我给他钱,他不要,他说他今天挣得不少。但跟我说:如果不能改变几个贫困学生的命运,他觉得他活着没多大价值。我不知道该怎么帮他,我虽然没你们有钱,但改变他一个人的处境还是可以的。但是,如何实现他的理想,我根本没有信心。他用全力培养我,我却帮不了他,我真是无能!”
“然然在大学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相当密切,他们甚至组成了利益共同体。就连她们中学的师兄弟,也在生意或者事业上,有互相帮助的习惯。她们所处的阶层,其实都是日子好过的人。恰恰是我们这些所谓凤凰男,成了乡亲的、父母的、老师的骄傲,却根本没有帮助到他们。”
我听到这里,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只要妍子同意,我愿意把酒吧的赢利拿出来,作一个教育基金。因为原来我就跟妍子商量过,这酒吧和利润,作我们孩子的教育基金。我们没孩子,这基金再用于教育,她应该是可以同意的吧。
我说到:“老实说,跟你们比,我境界差大了。我想了想,我现在能够支持的只有钱,如果能够用钱来解决问题,那我愿意做,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庄哥,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李茅说到:“我没投过钱吗?我们乡中,校舍重修的钱,实验设备的钱,都是我投的,有用吗?没有用。好老师都走了,没好老师,哪里教得出好学生?”
“庄哥,以我原来中学为例,你是不知道惨状。”小苏说到:“一本率是多少?不到5%!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本率还有10%以上呢。怎么办?连最爱教育的数学老师,都留不住,怎么办?生源也不行,家长也不重视,学生也没希望,混一天算一天。”
我算了一下,按小苏所说的一本率,大概相当于全国所有高中的平均水平略低,当年的10%以上,已经高于平均水平了。看样子,他所说的现状还算是中等情况。可想一下,那些一本率达不到5%的学校,还有一大把。我想,我原来读书的中学,估计,要考上个一本,也是极少数人的事了。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究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李茅这分析思辨的习惯,又充分展现了出来。
我们讨论了一下,关于教育这类的系统工程,按分析习惯,大概可以分为硬件我软件两个方面。从硬件上看,需要的是钱。但这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比如李茅就投入过,但没什么好的效果。
那么,原因主要就是在软件上了。所谓软件,大概分为生源、师资和制度了。
原创长篇小说连载,神话魔幻穿越冒险悬疑探秘搞笑言情,草稿首发,欢迎阅读!作品大纲森林河谷大海群山草原沙漠冰川100章节内容简介深林觅仙踪,仙谷再修行海上寻巨宝,重器贯长虹道路连山远,妖鬼布迷城荒野疾风起,疑云暗流凶。作者的话功夫小猫一声喵,网络文学试小...
地球青年陈季川因车祸意外死亡,穿越到仙侠世界,并获得无上法术道果。 一切从‘道果’开始 PS已有均订过万的完本小说黄庭道主...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不是我目空一切,是你们,还入不了我眼界!我想虎遁山林,可蛋疼地发现,没有一方深林,能放得下我这头猛虎!怎么办?想当咸鱼,可实力它不允许啊...
桑榆是一个有阴阳眼的女孩,八岁的车祸后,就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时常会对着空虚处说话,微笑,给人留下了奇怪的印象,等她发现了自己的异常,身边也没有什么朋友了。穆容白天是扎纸店的老板,为活人服务,赚些钞票,养活躯体。晚上是代理死神,为地府服务,积攒阴德,拯救母亲。由于看透了生死轮回,穆容的性格寡淡,没有朋友,不参加...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每个人,都该思考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